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應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防治方法
發表日期:2018-07-16 閱讀量: 1726次 作者:
聚氨酯是防水涂料的主要品種之一,在市場中占有不小的份額,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。但是,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應用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,有些屬于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,有些則屬于應用不當。
原因:沉淀是聚氨酯防水涂料使用中反映最多的問題。 沉淀是涂料中的填料因密度大于聚氨酯膠液的密度,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,在桶底集聚而形成的。沉淀分兩種:硬沉淀和軟沉淀。硬沉淀是指填料已經和膠液混凝成固體,不能再分散為液體,成為廢料。軟沉淀是指經過再分散(攪拌)填料可以重新均勻地回到膠液中,仍然是合格的產品。
防止沉淀的措施:貯存時采用倒放措施;定期將桶翻轉一次,即倒放變正放、正放變倒放,可防止硬沉淀的發生;使用前先用機械攪拌均勻,并在短時間內將整桶涂料用完。
原因:聚氨酯結膜的根本原因是包裝桶密封不好,漏氣。包裝桶漏氣后,涂料中的溶劑通過漏氣部位逐漸揮發,而含有水氣的桶外空氣進入,與桶內的液料產生化學反應,其結果即為液料結膜。 即使在完全密封的情況下,貯存時間過長,也會有少量結膜,但膜層很薄。那是因為桶內液料未裝滿,上部為空氣,當然也會有水氣,照樣會與液料反應。
防治辦法:包裝桶的蓋子與桶體之間的密封要好;倒置貯放;避免曝曬,應在陰涼處避雨存放。另外,聚氨酯包裝桶打開后要盡快用完,外露時間過長就會出現表面結膜現象。
原因:
1)基層處理差,未達到規范要求。基層上的浮漿、浮灰、塵粒等物,會形成隔離層,使涂膜與基層粘結不良,涂膜起皮、鼓泡。基層不平也會使粘結不良情況更加嚴重。
2)基層未干、含水率太高。雙組分聚氨酯遇水會起化學反應,生成氣體,形成氣泡;單組分聚氨酯本身需要與空氣中的水分反應成膜。但基層如果太潮濕,水分遠大于化學反應所需,涂料成膜后,在涂膜下面尚存留很多水分,受熱汽化、體積膨脹,會把膜層頂起,形成空鼓。
3)施工操作不當。前遍涂料未干,即涂后一遍,或一次涂太厚,表面涂料先結膜,下面的液體或基層中的水分揮發,使涂膜粘結不良,甚至空鼓。
4)亂加稀釋劑。為了涂刮快速和省力,施工人員喜歡在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一些稀釋劑。稀釋劑在揮發過程中會使涂膜起泡。隨意在市場上購進的某些稀釋劑,會嚴重降低涂膜的質量,甚至使涂料不能成膜。
預防措施:
1)施工前確保基層的質量要合格,基層平整、無浮灰。
2)基層要干燥。 雙組分聚氨酯的基層含水率應小于8%。單組分聚氨酯對基層的含水率要求,理論上不如雙組分那樣嚴格,但有些施工人員在剛下雨后不久,掃開積水馬上施工,這是錯誤的。具體參考說明書上的說明為準。
3)正確添加稀釋劑。除第一遍刮涂可加用生產廠配套的少量稀釋劑外,后面各遍不得加稀釋劑。聚氨酯涂料黏度大,以涂刮為宜。
4)分遍刮涂。聚氨酯涂料一次不能涂刷太厚,前一遍涂層基本干后,方可涂刷后一遍。
涂膜未完全固化干燥就不會有強度,聚氨酯表干并不代表涂料固化,待完全固化后涂膜才有強度,或者涂料內添加了不適宜的添加劑,導致涂膜固化后失去了原有的材料性能。
原因:1)可能是配方有問題,也可能是生產工藝不當,還有可能是施工操作不規范,存在弄虛作假、偷工減料現象。 2)雙組分涂料不嚴格計量,不按配比拌合,多加了B 料,未攪拌均勻,都會造成涂層局部不干或慢干。3)施工環境溫度過低,同樣會導致涂層不干或慢干。
防治措施:1)施工時嚴格按配比混料,采用機械攪拌均勻。2)聚氨酯涂料屬于反應型涂料,按照《屋面工程技術規范》和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程》的規定,反應型涂料的施工環境溫度宜為 5~35 ℃。